中国环保行业于是以经历“至暗时刻”。 公开发表信息表明,2018年环保板块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下降24.0%,净资产收益率创五年新高,个股广泛大规模平安保险……有分析指出,这是环保PPP项目“纳吉的祸”。去年11月,堪称“史上最严新规”的《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希望民间资本参予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(PPP)项目的指导意见》(下称“92号文”)实施,严控供需方质量,取消非规范项目。不受此影响,大规模不合规项目被清理出库,许多中标“大户”因资金链脱落而身陷财务困境。面临这些问题,环保领域的PPP项目到底路在何方?近日,在全国工商联环境服务业商会举行的2018中国环境上市公司峰会上,来自政府、企业和咨询公司的业内人士早已进行了深入探讨。风险大 报酬较少PPP模式,即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,是公共基础设施的一种运作模式。2013年以来,国务院、财政部和发改委等涉及部委先后发售多项文件,更有社会资本参予。归功于政策受到影响,环保行业PPP项目步入井喷式快速增长。“PPP模式始自英国,上世纪90年代引进我国。该模式培育了像桑德国际、北控水务、碧水源、博天环境等一大批国内大型民营环保企业,推展了环保产业的发展。” 北京大岳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金永祥在会上说道。不少企业代表指出,现阶段中国PPP模式本身不存在不少“漏洞”。桑德集团董事长文一波说道:“PPP项目投资周期长,基本都是几十年,没给定的融资工具,项目是难以为继的,PPP项目的融资问题是现阶段民营企业广泛遇上的挑战。”监管或许也有问题。“我们总结出有的基本共识就是‘三分辟、七分管’。但由于各种原因,政府对支出、考核力度、管理措施等方面推崇过于,‘轻建设重运营’也是目前普遍存在的问题。”北控水务高级副总裁、水环境研究院院长杨光坦言。此外,“中国式” 的PPP模式也使外资企业“望而却步”。苏伊士新创建继续执行副总裁孙明华说道:“初期,外资企业参予了中国两个PPP项目竞标后,老外实在与英国的PPP有相当大有所不同。非常简单点说道,风险大报酬较少,我们认识的中国PPP项目,回报率低的也只有7%,显然约将近投资拒绝。”威立雅中国区副总裁黄晓军说道:“PPP中有三个‘P’,第一个‘P’是指政府,第二个‘P’特别强调专业性,第三个‘P’指合作伙伴。这就意味著大家有同等的市场地位、收益权和风险责任。如果没专业性和合作伙伴关系,这个PPP有可能是我们较为无法解读的。”企业自身“难辞其咎”? 在PPP模式的盛宴下,一些保守扩展、负债率低的上市企业递了不少“学费”。今年5月,“PPP项目第一股”东方园林公布了“最凉”发债公告,10亿元公司债白鱼筹措计划,实际筹措资金只有0.5亿元。 “东方园林发债事件”拆掉了一系列多米诺骨牌,很快波及整个行业。
我国环保行业正在经历“至暗时刻”,矛头指向PPP项目
特别声明:文章内容仅供参考,不造成任何投资建议。投资者据此操作,风险自担。